即中興事件以中國企業付出慘重代價“做出妥協”之后,美國轉眼盯上了華為。作為世界電信通信設備最大供應商,華為以其領先的技術,突出的性價比優勢,超越了眾多傳統設備制造商;另外其終端設備手機也成為了世界第三大出貨商;此外華為手握眾多核心專利,在5G賽道上已經領跑全球。綜上所述,華為成為美國人的“眼中釘”就不難理解了。
前有加拿大引渡孟晚舟事件,今天谷歌更是宣稱聽從美國政府指令,已暫停與華為的部分合作,包括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的轉讓。此舉將造成華為在海外的未來智能手機將無法訪問流行的應用程序和服務,包括Google Play商店和Gmail應用程序等。
據悉,Android包括三部分,開源系統(AOSP)為Android系統提供框架;Google移動服務(GMS)是由谷歌提供的一系列應用和服務,包括Gmail,Chrome,Google地圖等為非開源;基于AOSP的源碼開發獨立的Android系統,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的系統都屬于這一類。
將來華為的手機,可以使用Android系統,但只有在開源版更新后才能進行更新,此外不能再繼續使用谷歌等服務。這對華為手機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尤其是海外市場。在海外有些軟件需要調用谷歌服務才能打開,一旦受到影響的話,這會直接導致用戶放棄華為手機。據IDC數據顯示,在2018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2.08億臺。
而谷歌之所以停止與華為合作,是因為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上周華為一封內部信,已經提到華為很有可能已經被列入實體清單。此次谷歌的動作,讓過去的猜測成為了實錘。
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一直以來是國內眾多企業共同面對的難題,愛恨交加怕是最貼切不過了。的確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內仍然有一部分產品和技術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不管出于利益也好,受制于技術也罷,華為已經做出了備用的芯片和備用的操作系統,在“敵人”斷糧的時候芯片立即轉正,逃過了滅頂之災。
情懷讓我們支持華為,支持眾多民族企業,但是情懷不能當飯吃,打鐵還需自身硬。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在當前形勢下,企業更應該重視自身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我們是否在規劃新產品的同時,將擁有至少一家國內合格供應商作為前提呢?如題,找個國產備選供應商,或許能在貿易戰中風輕云淡,笑傲沙場。